《数码人生》连载之十二 加盟赛特 海阔任鱼跃
“恒达”电脑的失败,让南振岐从商海的边缘重新回到那条已经没有多少坎坷的企业之路,但是南振岐心底的梦想并没有因为此次的失败而烟消云散,相反,正是由于失败的刺激,南振岐越发地想要在计算机经营上一展头角。
这时的南振岐相信这样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逐步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计算机业,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又一次进入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国家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各种政策支持,鼓励各省市地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科技竞争力,信息产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全国各地的许多单位都利用已有的资源开办计算机公司,增大收益,服务社会。在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势下,甘肃省也掀起了创办计算机公司的热潮,而最开始限制员工创办计算机公司的甘肃省电力局,也在1992年的10月份的时候,决定要在原来的省局会计事务所的基础上成立一个计算机公司,并面向整个电力系统招聘员工。
总说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南振岐扭转思路,要先加盟后创业进而实现他的目标,而苦于没有合适的计算机公司时,这样一个天大的喜讯从天而降。沐浴着时代春风的南振岐依稀看到了美妙的前景。因为南振岐心里清楚,这次电力局成立的计算机公司要面向整个电力系统招聘员工,而自己作为电力系统中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若是提出要加入计算机公司应该没有大的问题。而且也应该能在计算机公司中找到一份让他充分发挥能力的职位。另外,即将成立的这个计算机公司是以整个甘肃省电力局为依托,绝不会像自己成立的“恒达”电脑那样草草开始更草草结束,以一个国营单位为依托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后劲绝对很大。
一直在彷徨中的南振岐终于看到了希望,眼瞅着巨浪翻滚的商海同他擦肩而过,而终于在拐弯处给他留下了一条通往岸边的小径。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办好了借调手续,南振岐也就成功地加盟到赛特公司的筹建及运作中。到1993年元月份的时候南振岐就被正式借调到省电力局参加计算机公司的筹备。当南振岐到公司时,公司已经有一大批人在工作了,他们大都来自盐锅峡电厂,还有省电力试验所、西安交大和原来会计事务所来的一些同事,大概一共由十几号人组建而成。组建的公司注册名称为“兰州赛特计算机公司”,“赛特”的含义就是赛过特区,办公地点在七里河区电力局大门口。
在公司成立之初,南振岐是作为计算机技术专家存在的,主要负责一些计算机技术上的相关问题,没有过多地涉及销售、市场等任务。等到过完春节重新分配工作任务时,赛特公司用重新认定要南振岐主管市场,做销售。虽然南振岐没有做过销售,但是由于还是计算机的相关营销方面,南振岐比较熟悉。而且这正是南振岐梦寐以求的工作,他之所以要加盟赛特,就是要借赛特公司这个平台实现他由计算机专业人才向计算机管理营销人才的转变。南振岐有信心、更有恒心做好,于是也就欣然接受了。
此时的南振岐,一扫之前的犹豫徘徊,从电力修造厂出来之后的他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公司,一群新的同事,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而现在,他又站在了他所梦寐以求的位置上,重新涉足商海,在赛特这艘船上找寻搏击商海的经验。南振岐的心豁然开朗,此时,距离他毕业已经将近十年,十年的沉浮,十年的艰辛终于让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可否认,在前进的道路上依然荆棘遍布,依然充满未知数,但是对于爱冒险的南振岐,这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在兰州赛特计算机公司组建的时候,在甘肃省已经有了上百家计算机公司,而且这些公司的实力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比这家新成立的公司要强。赛特公司面临着强大的同行竞争和市场压力。然而在考察比较之后,南振岐他们充分地意识到了赛特公司自身的优势,那就是背靠电力系统,有强有力的支持,潜在市场面很广,很好做事。要在这么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开拓市场,对南振岐来说是考验更是机遇。
开拓市场作为南振岐的主要工作,由于兰州赛特计算机公司地址在七里河区,开拓西固的市场就成了南振岐的首要目标。在兰州市西固区有很多大型的企业单位,比如电厂、兰石化、兰炼、毛纺厂等等,还有电力局系统下属的很多单位,在开拓市场的最初,南振岐就接了很多单生意,包括计算机批发等业务。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是赛特公司当时的首要任务,从国营企业的科研人员到市场营销主管,没有任何人教南振岐应该怎么做。只有凭着自己的悟性与自己的努力,靠着南振岐每天十几个客户的走访,日积月累重复拜访,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用自己的心血及汗水培育了一批忠诚的客户,也给赛特公司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订单。
但是同样是因为在七里河区,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导致这里不是计算机的一个聚集区,很难有大的发展,因而做的规模也不大。然而即便是这样,南振岐依然很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进行市场开拓,后来,即便在七里河这个位置较偏的地方的赛特公司,依然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行业内逐渐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南振岐在甘肃省计算机界有着一定的地位,南振岐希望通过举办一些计算机的交流会,借助他在计算机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借以宣传公司并扩大赛特公司在行业内及社会上的影响力。在南振岐的倡议下,93年下半年的时候,兰州赛特计算机公司筹办了一次甘肃省电力系统的计算机应用交流大会,也是赛特公司主持召开的计算机交流会。在这次交流会上南振岐借助前几年支持开普公司办计算机开交流会以及自己做CAD学术交流会的经验及人际关系,请来了原CAD协会的领导以及甘肃省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的客户,这实际上既成了一次计算机的推广活动又是赛特公司的一场宣传活动。张闻骅教授代表当时的计算机行业、专家、计算机办公室以及当时的政府在这次交流会上了做了精彩的发言,博得了大家的喝彩。当时的参与者还有省电力局的全体领导,地区电力局的相关领导,可谓是高朋满座。赛特公司借助此次机会也做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宣传,在公司的定位上,通过这次会议,传达给世人的是,赛特公司不仅仅是依托电力系统的计算机公司,更是面向社会的计算机高科技公司。对赛特公司的形象宣传,社会影响力的扩大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除了开拓市场,宣传企业形象之外,南振岐也在不断地熟悉赛特公司的各种业务。比如说渠道来源,人事安排等等。而且由于对业界的了解以及对市场的天生感悟能力,南振岐总是能看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进而调整赛特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市场为依托,发展赛特。很长时间以来,赛特公司的业务主要依托电力系统相关产业及下属单位的采购完成,由于电力系统有较强的消费能力,确实也给赛特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甘肃省电力系统的计算机应用交流大会之后,经过有效地宣传,原先依托电力系统采购的名义的业务理所应当地归到赛特公司名下,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然而南振岐更还在寻找着电力系统之外的潜在业务对象,因为在南振岐的眼里,依靠电力系统来维持公司的业务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有提高的可能,但是长此以往会是赛特公司失去竞争的优势,只有将赛特公司放归到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在竞争中扩大业务面,才能在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提高赛特在行业中的地位,也能避免以逸待劳状况的出现。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南振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成功并没有冲昏南振岐的头脑,正如南振岐所想的那样,仅仅依靠电力系统的客户,公司的发展始终会受到制约,为此南振岐决定要开拓社会市场。作为赛特公司市场部门的负责人,原先的市场自然不能丢弃,出于业务扩大的需求,首先必须扩大公司的规模,南振岐在当时又招聘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专门面向电力系统做有关的计算机销售、调试与安装等工作,而南振岐则将主要精力放在面向社会开拓电力系统以外的市场这一块。
南振岐早已发现,如果单纯按照原来的经营方式,只面向电力系统而不面向社会市场,公司的竞争力将不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于是南振岐在和公司领导商量的过程中提出赛特公司必须要走面向市场这条路。而首先要做的,是要扩大公司规模,在七里河区,由于地址偏远,赛特公司的发展始终会受到限制。而且当时的市政规划中,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集群应该在位于东岗的科技一条街,南振岐认为计算机公司应该搬到科技一条街去,在同其他计算机公司的公平竞争中求得发展。在南振岐的坚持,以及后来出现的转机下,赛特公司终于同意成立高新技术公司,在七里河区设立总部,科技一条街为公司窗口,进入到与同类公司共同竞争的阶段。
借助赛特公司,南振岐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计算机公司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而赛特公司也作为一个优良的平台更锻炼着南振岐关于企业经营的各种能力。在这艘航船上,南振岐由一个初入行的水手成长为一名有着远见卓识的舵手,操控着手中的舵盘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