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人生》连载之二十二 自断后路 买断工龄
改制后的工联,正如初生的雏鹰,带着满腔的热情,浑身的力量,随着那轮红日,在广袤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然而南振岐虽然已经创办并运作工联公司长达三年,再加上以前在赛特公司工作的时间,南振岐下海已经有将近六七年的时间。而这六七年中,南振岐的在体制上仍然是隶属于电力修造厂的职工,同时又因为借调关系,还受到电力修造厂的种种约束。工联完成改制后,南振岐经过仔细的思考和抉择,正式地向原单位递交了买断工龄的申请。
买断工龄,曾几何时是所有国有企业职工望而生畏的词语。若是谁被贴上了“买断工龄”的标签,也便意味着他从此便失掉了他的“铁饭碗”,也意味着他成了企业裁员的对象。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企业职工面临着企业破产或者经营不善等被裁员时才会有买断工龄这一现象的出现,然而此时的南振岐并没有面临着企业破产和经营不善的裁员,更没到该退休的年龄,他才3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也正是在国有企业大显身手、发挥他才能的时候,但他依然决然地选择了买断工龄。
在有些人看来,南振岐完全没有必要辞去国企的职务。这么多年了虽然个人关系仍然在电力局,但是自己不还是在外面的计算机公司干的风生水起。个人关系在国企完全没有影响到南振岐的创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南振岐帮助。再次,个人创业总会有这样那样难以预料的风险。万一工联维持不下去,南振岐不是还有一个工作等着他做吗?不辞职至少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但是在南振岐看来,他不愿意给自己留这么一条后路。因为一旦有了后路,人就会变得懒散变得不知上进,总想着不管怎样,生活不会出现问题,也就不会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彻底斩断后路其实是将自己完全推上了前进之路。同时对于南振岐而言,除了工联之外,他不想再有牵涉精力的地方,辞职就是彻底地从国企的体制中解放了自己,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到公司的运营上来。
在整顿好思路后,他跨出了让很多人甚至包括他的家人所不理解的一步——离开国企,自主创业。
虽然南振岐自己已经想的很清楚了,下定决心要离开国企。但是在辞职的过程中,南振岐还是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中家庭是最主要的。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又被分配到省会城市的国有电力系统去上班,生活上面改观很大,安逸且有保障,收入较之于社会同阶层的人要高出许多。在许多人眼中,这实际上是抱着个金饭碗,一辈子不愁吃喝。然而南振岐却要猛然地丢掉这样安逸的环境,下海自己打拼,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就连一直以来都相当支持儿子工作的父母都专程来到兰州询问南振岐这其中的缘由,但是当两位老人看到了儿子在兰州的公司时,他俩放心了,因为他二人看到的是儿子有车坐,有房住,还是领导,所以质朴地认为儿子在兰州过的很好,于是放下忐忑不安的心,返回通渭老家。
当时的电力系统,在南振岐递交了申请之后,也做了相当的权衡。首先,对电力系统来讲,南振岐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大学毕业后南振岐便进入到电力系统,到现在已经在电力系统工作了快14个年头,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系统内的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人才。在这十余年中,南振岐为电力系统计算机的运用奉献了巨大的努力,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要使这样的人才从企业流失,无疑是企业最大的损失。当时的电力系统领导者在讨论南振岐的去留问题时,陷入了矛盾中。然而,由于南振岐的言辞恳切,而且此时的南振岐更将公司运营的有条不紊,手下有二十多个职工,还配备有车辆等,总体情况也相当不错,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因为过分强求南振岐留在系统反而阻碍了南振岐的发展,于是最终同意让南振岐正式脱离电力系统,专心公司的管理运营。
得到了系统的应允,南振岐顿感轻松,同时也意识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离开了电力系统意味着他打破了“铁饭碗”,身边所有人都关注着他的发展,包括家人,更包括原系统的领导。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希望南振岐能够在新的领域中创出一番天地,都暗自为南振岐捏着一把汗。然而,这其中也不乏观闲一辈,他们看着南振岐离开电力系统而独自下海创业,认为南振岐这是自寻死路,他们想看到的,就是这个很“狂”的南振岐是怎么在他选择的道路上摔得鼻青脸肿。
辞职一事,在当时的电力系统引发了一阵骚乱,有支持有鄙夷,有理解有不满,然而南振岐最终还是脱离了电力系统,走上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一面带着对家人亏欠的内疚,一面又带着从体制内解放出来的轻松,辞职后的南振岐,依然将他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工联公司的发展上,加之工联也已经完成改制,成为一个同所有工联人命运休戚与共的股份制公司。而此时,南振岐却在酝酿着工联的发展以及再一次的飞跃。
|